CDA Level-II 数字化工作方法与应用

  • 1186 字
  • 次阅读
  • 条评论
  1. 1. 数字化工作方法
  2. 2. 业务探查与问题定位
    1. 2.1. 启动程序阶段
    2. 2.2. 业务事件还原工具
    3. 2.3. 业务流程图
  3. 3. 问题诊断
    1. 3.1. 近因分析
    2. 3.2. 根本原因分析
  4. 4. 业务策略优化和指导
    1. 4.1. 业务优化框架
    2. 4.2. 线性规划(运筹优化)
    3. 4.3. 整数规划
    4. 4.4. 二次规划
    5. 4.5. 知识库(标签)与策略库
    6. 4.6. 基于业务流程的优化(完善和改进关键流程)

CDA > 课程笔记 > Chap6.数字化工作方法与应用

来源: CDA level 2 级课堂笔记

数字化工作方法

1.原因的不同层次

  • 症状:被看作现存的问题
  • 第一层原因:直接导致问题的原因
  • 深层次原因:导致第一层原因的原因

深层次原因不直接引发问题,而是构成一些联系,分布在最终导致问题发生的链条中。

问题的深层次原因被称为根原因。根原因启动了导致问题的整个因果链。

2.根本原因分析(RCA)

探查:

  • 第一阶段 RCA 前的准备

    • 证实发生了不良事件
    • 组织 RCA 小组
    • 定义要解决的问题
    • 资料收集

诊断:

  • 第二阶段 找到近端原因

    • 寻找所有和事件可能的原因
    • 测量、收集、获得最可能的影响因素的证据
  • 第三阶段 确定根本原因

    • 找出涉及到那些系统
    • 将根本原因列成表
    • 形成系统性的因果链

指导:

  • 第四阶段 制定和执行改进计划
    • 提出改善行动/措施

业务探查与问题定位

启动程序阶段

  • 通过报表及可视化工具侦测
  • 异常事件严重度评估准则(SAC)
  • 雷达图
  • 绩效矩阵

业务事件还原工具

  • 业务流程图(客户旅程)
  • 关键事件

业务流程图

作用:

  • 帮助分析业务流程
  • 帮助分析者和决策者了解如何运转
  • 找到业务流程中不合理和低效的流向
  • 实现对关键流程的优化,改进现有流程

泳道图:横向是岗位,纵向是部门职能

流程图中的基本元素:开始/结束、事件(判断)、流程节点、跨职能流程、注释/材料、流程连线

问题诊断

近因分析

头脑风暴

量化分析:

  • 识别要点

    • 帕累托分析
  • 关联分析

    • 散点图
    • 关联图
    • 亲和图
    • 问题集中图
  • 差异分析

    • 漏斗分析
    • 用户画像

根本原因分析

  • 5WHY 法
  • 因果图

业务策略优化和指导

业务优化框架

第四阶段:制定和执行改进计划

运筹算法、知识库、策略库 → 流程优化

线性规划(运筹优化)

线性规划的组成因素:

  • 目标函数(Max/Min)
  • 约束条件(s.t.)
  • 决策变量:用符合来表示可控制的因素
  • 建模步骤

整数规划

二次规划

知识库(标签)与策略库

1.知识库

主要类型:客群、产品、渠道知识库

组成部分:基本属性、交易属性、关联属性

2.策略库

主要类型:经营、风控、营销策略库

组成部分:事件库、规则库

基于业务流程的优化(完善和改进关键流程)

流程再造:整体流程更新

流程梳理:帮助企业绘制流程图

好处:

  • 优化资源(降低企业运营成本)
  • 组织机构优化(提高市场需求的响应速度)
  • 管理制度优化(争取企业利润最大化)

基本方法

  • 完善
    • 标准化、里程碑、强化、预防错误
  • 清除
  • 简化
  • 整合
  • 均衡
  • 自动化
  • 全面改进

衍生方法

  • DMAIC 模型
  • ESIA 分析法
  • ECRS 分析法
  • SDCA 循环

重要工具

  • 寻找改进方向–标杆瞄准
  • 寻找改进环节–价值流程图(VSM)
赞助喵
非常感谢您的喜欢!
赞助喵
分享这一刻
让朋友们也来瞅瞅!